近日,由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研發的“數智化配電網不停電作業管控應用"在安徽省全面上線。該系統深度融合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等技術,第1次實現作業資源精準調度、流程全鏈貫通、場景立體可視、指標動態評價五大突破,推動配網不停電作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跨越式升級。
據介紹,該系統集成作業流程、車輛傳感、設備狀態等12類數據,構建“資源動態熱力圖",可實時監測全省320支作業隊伍、563臺特種車輛狀態,智能匹配故障點位與資源分布,自動生成很好調配方案。同時可基于電網GIS地圖構建數字孿生平臺,360度呈現帶電作業現場實況,通過智能安全帽、布控球等設備實時回傳操作畫面,管理人員可遠程監督關鍵步驟規范性,典型違章行為識別準確率達97%。
此外,數智化配電網不停電作業管控應用具備數據賦能功能,能有效助力管理決策更科學。該系統建立涵蓋安全、效率、經濟等6大維度的評價體系,自動生成“隊伍能力畫像"“區域運維指數"等26項指標,能夠輔助管理者做出更科學精準的決策。
一、概述(LYHL-V國網標準新產品“手持回路電阻測試儀"主要特點介紹)
我公司開發的手持式回路電阻測試儀,使用鋰電池供電,外形小巧,攜帶方便,測試速度快,方便用戶使用。輸出電流大,輸出時長*大可達60秒。廣范適用各種電器開關的接觸電阻,回路電阻,焊縫接觸電阻的測量。
二、技術指標(LYHL-V國網標準新產品“手持回路電阻測試儀"主要特點介紹)
測試電流:100A。
量程: 0~2mΩ。
*小分辨率:0.1uΩ。
精度:±0.5% 讀數± 5個字
輸出時間:1秒、3秒、10秒、30秒、60秒
電池充電時間:8小時。
可存儲數據100組。
充電一次可使用400次。
具備藍牙通訊功能(選配)。
尺寸:240mm*150mm*40mm。
重量:1kg。
三、儀器介紹(LYHL-V國網標準新產品“手持回路電阻測試儀"主要特點介紹)
儀器把手:手持儀器,方便操作。
接線端子:
I+、I-:為電流輸出端子,通過專用測試線為試品提供測試電流;
V+、V-:為采樣電壓輸入端子。
液晶顯示屏:顯示操作設置,測試結果等數據。字體清晰,便于觀察。
按鍵:執行各種操作,各按鍵具體功能請參照本說明“儀器操作"部分。
四、儀器操作(LYHL-V國網標準新產品“手持回路電阻測試儀"主要特點介紹)
1、接線
將專用測試線按照顏色紅對紅,黑對黑,粗線接到對應的I+、I-接線柱扭緊,細線插入到V+、V-的插孔內,測試線另一側與被測試品的兩端可靠連接。
注意:一定要通過配套的專用測試線與被測試品連接,嚴禁通過自行配備的線纜連接被測試品,否則可能會由于電氣參數不匹配造成儀器損壞!
2、開機
儀器測試線接好后,長按電源鍵,儀器開機,開機顯示如下:
稍后顯示如下:
3、測試
測試前,首先按時長鍵選擇測試時長,即電源輸出測試電流的持續時間,若第1次測量或并無經驗值時,優先考慮較短時間。按時長鍵將循環顯示以下幾種備選方案: 1秒/3秒/10秒/30秒/60秒。
選擇好時長后,按測試/停止開始測試,當過程顯示100%后,說明測試完成,所顯示的電阻值即為被測試品的電阻值。
測試過程中,可以按測試/停止鍵,人為停止測試。
按返回鍵,退出當前界面。
4、存儲、查詢數據
測試完成后,可以按數據鍵保存數據。
在初始界面,按數據鍵,數據顯示界面如下:
文件名 | 電阻值 |
180620112233 | 123.4uΩ |
180620112258 | 123.4uΩ |
180620112633 | 123.4uΩ |
180620112833 | 123.4uΩ |
180620113233 | 123.4uΩ |
文件名是以年月日時分秒的值來命名的,*新的數據顯示在*上面,循環存儲,不必刪除數據。
5、時間設置
在初始界面,按設置鍵,進行系統時鐘設置,用 ↑ ↓ 鍵改變數值,數據鍵橫向移位光標,返回鍵保存退出。
五、儀器自檢(LYHL-V國網標準新產品“手持回路電阻測試儀"主要特點介紹)
如果用戶使用過程中,懷疑儀器故障,或懷疑測試結果不準確,可以用隨儀器配備的標準電阻進行儀器自檢。標準電阻如下圖:
將標準電阻通過配套專用測試線接至儀器的接線柱上:
*將標準電阻上引出的兩根電壓線,插在儀器的V+,V-插孔內,注意顏色紅對紅,黑對黑。
*將紅色專用測試鉗夾在標準電阻上(紅色電壓線引出的那一側),紅色粗線接到儀器紅色大接線柱I+上,連接牢固,紅色細線懸空,不要接觸導體。
*將黑色專用測試鉗夾在標準電阻上(黑色電壓線引出的那一側),黑色粗線接到儀器黑色大接線柱I-上,連接牢固,黑色細線懸空,不要接觸導體。
接線示意如下圖:
注意:一定要通過配套的專用測試線與標準電阻連接,嚴禁通過自行配備的線纜連接標準電阻,否則可能會造成儀器損壞!
按照正常測試步驟測試標準電阻的阻值,測試結果若與標準電阻上標明的阻值相符,說明儀器狀態正常,可以繼續使用。
近日,山東煙臺供電公司在12條配網線路上投用“自適應智能型+集中型"饋線自動化裝置,在山東省先實現“自適應智能型+集中型"饋線自動化模式應用。該裝置投用后,線路平均故障隔離、前端自愈時間從90秒、100秒分別縮短至2秒。
煙臺地區多丘陵、山地,冬季寒潮、暴雪等天氣多發,線路終端與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之間通信不穩定,配電線路上配備的集中型饋線自動化裝置依賴主站配電自動化系統收集故障、異常等信息進行分析和決策,存在故障隔離慢、恢復供電時間長等問題。
自適應智能型饋線自動化裝置不依賴通信與主站,通過開關之間保護配合就地快速完成故障隔離與非故障區段自愈,具有開關動作次數少、恢復供電時間短的優勢。山東電科院創新提出了“自適應智能型+集中型"饋線自動化模式,將自適應智能型和集中型饋線自動化相結合,發揮兩者的優勢。
自適應智能型設備能夠快速處理局部故障,集中型系統則可依托配電自動化系統主站在全局范圍內對故障處置進行優化和協調。“自適應智能型+集中型"饋線自動化裝置將本地設備的快速響應和主站系統的全局協調相結合,能夠最大限度縮小故障范圍,縮短恢復供電所需時間。“自適應智能型+集中型"饋線自動化模式能適應不同的運行工況和故障類型,既能應對簡單的局部故障,也能處理復雜的區段故障,有效提升配網線路供電可靠性。
應用“自適應智能型+集中型"饋線自動化裝置后,配網線路一旦發生故障,可以通過自適應智能型饋線自動化模式快速完成故障區段隔離與前端非故障區段自愈,并通過集中型饋線自動化模式完成后端非故障區段負荷轉供,及時恢復供電。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